*孤兒的心不是我可以趕逐出去的。習慣性思維結構與不屬神的想法花了一輩子的時間發展出來,形成孤兒思想,而必須經歷父神愛的啟示,並且重新將自己的心定位在兒子身分上,孤兒思想才得以被取代。兒子身份,是內心在神的愛裡感到安息、安心,是相信擁有一個歸屬,是從羞恥與自我定罪中得釋放;是敬重所有人,是願意在人與神面前謙卑,是降服於神的使命來經歷祂的愛與傳遞愛。
*假使你沒有任何懼怕,你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懼伯,使我們失去能力。我們可以知道有關神的一切事物,卻因為害怕親密感與信任而無法領受耶穌為我們受死而帶來的益處──在我們的家庭與人際關係裡帶來恢復與醫治。許多基督徒做了所有基督徒應當做的「事情」,但懼伯卻仍舊使我們無法完全投入慈愛天父的擁抱之中。
*我們要不就像有家可回般的活著,要不就像無家可歸般的活著。我們要不就是活著,是從天父的心感受到安全、安心、安息,經歷並分享祂的愛;要不就是帶者憂慮與不確定感活著,在害怕付出信任、害怕被拒絕、害怕敞開心房愛人的恐懼中持續掙扎──這是所有人類最普遍的三種懼怕。
像有家可回般活著是指活出持續不間斷經歷神的愛、並讓其他人認識那份愛的生活。
*神的愛遠超過我們所配得的。神創造你絕不是為了讓你成為無家可歸的孤兒;神創造你,是為了讓你成為心愛的兒女,在祂的懷抱中找到家。
*就如一開始故事中的大衛發現自己身處恐懼之海並且在船頭凍僵的時候,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然而,當你選擇面對恐懼之海,在信心裡讓自己投入慈愛天父的膀臂時,你將開始找到生命的目的與意義。
*每當你將自己與那些愛與關心你的人隔絕時,作好準備,仇敵將利用錯誤的情感,誘使你認為那就是你生命所需的。
*亞當與夏娃是惟一生來沒有孤兒的心的人類,然而,最終他們選擇離開神並走自己的道路,他們的墮落,使孤兒的心世世代代延續下去,成為全人類與生俱來的遺傳。
我們追求的不是恢復天父兒子的身分;從未擁有的事物是無法重新取回的。我們追求的,是進入天父無條件的愛的擁抱,領受兒子的心,並以之取代孤兒的心。
*如果抱著孤兒的心,任何地方都不會感受到家的感覺。你會害怕付出信任,害怕被拒絕,害怕敞開心房接受愛。除非能夠領受愛,否則無法無條件地表達愛。
得救不表示會自然而然擁有安全感,基督裡新生使你成為神的兒子或女兒,但不表示將自然而然經歷與父神完全且個人的愛的關係。
*孤兒的心必須被取代,而惟一的方法是認識一位慈愛的父親,而孤兒必須選擇把自己的心降服於那份愛。
*基本信任所討論的,不是是否有相信或信任他人的能力,而是是否能夠對他人敞開心房,尤其在認為對方的動機或意圖值得懷疑的時候。基本信任是願意冒險表現真我、讓自己變得脆弱的能力,是即使會受傷卻仍敞開而非關上心房的能力。
基本信任的核心在於你與神之間的關係。基本信任是能夠超越他人軟弱,在當下接受神的醫治觸摸,絕不逃跑;是即使與你親近的人錯誤地展現天父的愛,仍然回到神慈愛的懷抱並進入神兒子的身分。基本信任是披戴基督的心──溫柔與柔和的心──進入天父的安息,將所有掛慮卸給祂。
*你不需要等到「回天家」那天才有回家的經歷;你現在就可以進入安息之地、避難所、安全之處。
因為生命中有聖靈的同在,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在這一生經歷與天父的親密感、合一,以及身為兒子的感受。
神是愛;在祂身為父親的懷抱中擁有為兒為女的安全感是萬物受造的真正意義。天國的一切都關乎愛、喜樂、平安,以及從懼怕、不安、焦慮中得自由。完全的愛是天國的特性,而神完全、無條件、為父的愛,是你每天都可以支取的──沒有懼怕、焦慮、憤怒、苦毒、受傷感或怨恨。
*一艘船只能有一位船長,無論你覺得自己多在行,如果想滿載而歸,全體船員最好願意順從船長的使命任務,不則最後只會把時間秏在如何彼此尊重不同之處與和平相處上。
我們每個人都肩負一項使命,而這項使命將決定我們在未來生命與人際關係中的收穫量。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回答一個基本問題:我要履行誰的使命?
我們有兩個選擇,我們可以順服造物之父的使命,或那控告弟兄的謊這之父的使命。即使我們以為是從自己的使命,但實際上我們是在執行仇敵的使命,因為任何使我們不順從天父使命的事物,都會削弱我們的生命與人際關係。
*神對我們的瞭解並非對待僕人或朋友般隨意,而是如心愛兒女般的親密。父神渴望與我們建立個人、親密的父子/父女關係,這是一切創造的意義所在。
管教,是這段關係裡必然會存在的。無法接受管教有時是擁有孤兒的心的一個徵兆。孤兒的心讓人行事獨立且抗拒勸誡與指正,而兒女的心讓人欣然接受這些管教,雖然管教看似不舒服。兒子與女兒知道,這些管教是長大成熟過裡重要的一部分。
*天父的使命是使你經歷祂表達出來的愛,並將那份愛傳遞給下一個人。
愛神與愛人的最大誡命呼召我們建立親密關係;去使萬民作門徒的大使命呼召我們多結果子。親密關係必須優先於多結果子;最大誡命必須優先於大使命,且與大使命密不可分。
一個愛神的人,會努力讓神的愛在每天的人際關中得以成熟與完全。
*若想逐出孤兒的心,記得,孤兒的心只有藉著認識慈愛的天父才能被取代。儘管如此,孤兒的心仍必須選擇擁抱兒子的心,願意在人際關係中相互倚賴並擁抱神愛的團契。這並非一次決定性的選擇,而是必須一而再地選擇兒子的心,因為孤兒的思想不會輕易投降。
*基督徒生活的目標應該是更像耶穌;不是把生活焦點放在耶穌身上,而是把生活焦點放在耶穌的生活焦點上。耶穌的生活焦點是作天父的兒子、顯明天父以及天父的愛,好使無數的屬靈孤兒可以成為兒子與女兒。耶穌無罪,不是因為祂是神;不是祂的神性造就了當時的祂。耶穌之所以為耶穌,是因為祂所擁有的父親。我們每個人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我們把生活焦點放在誰的身上。
*有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已經為我們預備,神的愛正向我們伸手,引導我們進入安全受保護之地。然而,這安全的避風港是為「兒女」所預備的。在天父懷抱裡充滿平安、安息、多結果子的生命是我們的產業,但這份產業只有委身於天父使命的人才能得到。
*孤兒永遠想爬上高位,一個可以得到賞識與認可的地方,因為沒有產業可以繼承,所以覺得必須靠著你爭我奪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孤兒的心很少感覺得到自己在別人身上造成的傷痛,察覺不到自己射進別人心中的箭,只知道自己多麼「理直氣壯」,如果別人受傷,是他們的問題,他們不應該做出那些行為。
*我們永遠不會真正知道自己裡面帶著什麼樣的心,直到自己的父親、老闆、牧師做了對我們沒有益處的決定時,裡面真實的心才會顯明出來。我們不會知道自己裡面充滿了什麼,直到被衝撞,才會溢出真正的自我。
只有在忍受「現在的苦楚」之後,才能承受產業。那苦楚的其中一部分是忍耐順服--降服於天父的使命而非自己的使命。不管現在看似多麼難受,無論等候有時看來多麼艱熬,若我們願意等候天父的好時機,沒有什麼能與我們將得的榮耀產業相比。
*當你尚未處理生命裡腐爛的部分,當神加大馬力的時候,你會處在車尾爆開的危險之中!
*現在有些教會在「索取從神而來的產業是你在基督裡的權利,你只需伸手抓住它即可」有許多教導,這事實裡有真理存在,但並非那麼簡單。「取得」你的產業與「承受」你的產業是兩回事。
當人抱著孤兒的心與孤兒思想取得產業時,會處在車尾爆開的危險之中。若我們還未擁抱健康負責任的關係,恩膏會很快賦予我們能力,並帶領我們到我們的品格或許無力支撐的地方。
身為孩子,這份家業永遠都是他的,但首先必須表明自己會忠心於父親所託。
承受我們的產業,意謂先「受苦」,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同時學習在更大的事上承擔責任並降服於天父的使命。那麼,當神加大馬力的時候,我們的品格便已做好準備。
*完全得著我們與基督同作後嗣的產業,意味著我們需要為了即將到來的更大榮耀與耶穌一同受苦。我們能與祂一同受苦的惟一方法,是在比喻的意義上「向自己死」,天天背起我們的十字架來跟從祂。換句話說,要對付內在的腐爛(動機)而不單追求吸引人的外在。開始不再降服自己的使命,取而代之的是開始委身於祂的使命。
*受教的心是兒子的特徵,即使對方在技能或知識上不如自己,仍然願意甘心領與學習。只要對方願意學習,幾乎每個人都有可教的東西。學習是生命持續成長的關鍵。停止學習的人會停止成長,而停止成長的人會開始乾涸,開始腐爛。
謙卑降服在神面前,先從謙卑順服在人合理的權開始(約壹4:20b)。愛,是很有趣的──若不謙卑降服於愛,就得不到愛。愛永遠包含著謙卑與降服。
*耶穌在曠野服過試探之前,先領受了天父愛與喜悅的肯定。若不明白天父有多麼地愛我們,我們沒有一個人能夠克服在生命或事奉裡的每一次試探;孤兒思想遲早會使我們瓦解。
*不要汲汲營營於立刻取得產業;因為若你在學習如果成為兒女前先取得產業,很可能是浪費產業、揮霍在自己的貪慾上罷了。要有耐心。取代孤兒的人,擁抱兒子的心。謙卑自己,順從父母親與屬靈權柄,透過所受的「苦難」學習順服;讓天父在祂的愛裡肯定你,在你的兒子身分裡肯定你。當神預定的時候來到,祂將釋放你進入你的命定。
*孤兒的心與兒子的心對照表
*在尋求從奴隸變成兒子的過程中,處理饒恕的問題是我們所面對的頭兩個真理。饒恕人(真理一)需要謙卑,放下自己的傷害和我們認為對方應為他得罪我們的事情負責任的「權利」。尋求饒恕(真理二)也需要謙卑,我們需要放下自己的驕傲,承認自己的罪和錯誤,在對方不一定會接納我們的情況下,向我們所得罪的人敞開心房。謙卑使我們變得脆弱,有時謙卑可能是生命與死亡的分別。
*我們經常看見我們牧師或老闆的血腥,利用他們的錯誤和軟弱作為我們不願行動的藉口,而不是順服他們,支持他們,拯他們和我們的性命。
兒子名分是一種順服的心態,帶來自我救贖。有人必須順服,情況才會改變。
沒先作兒子,就不能作父親。兒子名分是從肉身開始,然後才進展到屬靈的。在你能成為屬靈的兒子或女兒之前,你必須先作肉身的兒女。專注地作一個兒子,生命才會成熟。那是耶穌所做的。
明年你的生命會有何收成通常取決於今天你生命中的權威人士怎麼看你。你是個一心只想要完成自已使命的孤兒,還是委身於他們使命的兒女呢?
*兒子的心是一顆學會尊榮所有的人的心!尊榮包括決定將愛化為行動,看對方有價值,看重對方。即使他曾讓我們失望、痛苦、受傷,因為尊榮,所以你選擇不去反擊。不管對方給你的感受為何,因為尊榮,所以你選擇不揭瘡疤,反而對對方說恩典話。因為尊榮,你看每一都是神寶貴的創造,給他們一個最大尊榮的地位。每一次與他人互動或接觸,我們就必須做一個決定。我們是要把侮辱當作武器來保護自己,還是無條件地表現出我們的尊榮。
*真兒子懂得尊榮人,孤兒的心喜歡自己得尊重,卻不尊榮他人。即使我們論斷正確,侮辱人對我們個人的利益和價值不會有任何幫助,毫無益處,反而延遲了我們領受神國的產業。
*兒子的身分不是為了得著權柄。順服、幫助和臣服於另一個人的使命,不是為了那個人,而是為了尊榮,為了你是否選擇臣服於天父的使命。
*對生命中那些乖僻的權威?要求過度的上司?掌控型的牧者?那些想要利用我,對我取予求的人?即使如此,神的原則仍叫我們要尊榮他們,看重他們所看為重要的事。
這不是說該毫不猶豫地順服,甚至違背神的話也所不惜。但神的原則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抗拒權柄,表示我們心中有問題,我們抗拒神的命令,讓生命之門大開,恐懼和審判可以穿越進來。
對於在上有權柄的人,如果我們沒有尊榮他們的心態,我們就是不尊榮神。我們可能以為待我們不公,卻不知道神在我們生命中所放下的權柄,是與我們有益的。當我們順服乖僻的權柄時,我們就將自己放在一個看見神祝福、尊榮和高舉我們的地位上。
遵守順服所有權柄的原則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尊榮合法的權柄,即使他們有個人的盲。我們需要學習敬重眾人,而且愛就完全了律法。順服一切權柄也幫助我們揭開我們裡面任何殘留的孤兒思想,讓我們能將它們帶到十字架前。
*當你覺得有裂痕的時候不適合離開,否則到下一個地方你還是會重複同樣的模式。只有在被祝福,被差遣出去的時候,你才能離開。
*如果你認為自己沒有家,你的生活就會像是個無家之人。如果你的思想像兒子,你的生活就像兒子。取代孤兒思想的一個重要真理就是將其核心的謊言和不屬神的信念揭穿,讓光將黑暗驅逐出去。這是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的爭戰。
*「營壘」或堅固營壘本身不是屬魔鬼的(林後10:4~5)。思想的營壘,包括敵對神針對自己啟示的謊言,這是一種思想習慣的結構,高抬自己超過認識神的愛的知識。思想營壘給仇敵留地步,讓牠可以在你生命中自由走動。惟有每日行在基督的真理中,才能替換掉這樣的堅固營。
*棄絕孤兒思想是每一天的爭戰。認清並棄絕不屬神的信念和隱藏的謊言,讓神轉變之愛的真理取代孤兒的情結,這一點極其重要。
*兒子知道撒種在他們的產業有多大的能力,因此力求祝福那些祝福他們的人,也在自己蒙福之後,祝福他人。
我們是欠債的,能對那些在我們還有孤兒情結時忍受我們人,用金錢祝福他們,清償債務,向他們表達我們的忠誠和情感上的支持是我們的榮譽。這是撒種在我們的產業上。
*安息是兒子的心的寫照,覺得自己在父神愛的蔭庇中,不容這顆心被捲入任何需要努力追求價值感、肯定或安全感的地方。當我們居住在安息中,所有的人都會被我們所吸引,因為人人都在尋找安息。
我們進入神的安息,將生命的重心放在作兒女上,神的愛為我們創造了產業。先有親密關係,才會有果實纍纍。先作兒子,才能繼承財產。
公告版位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3.0 Unported License.
- Apr 05 Sun 2015 20:03
[書籍]兒子的超自然覺醒 好句收錄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