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下到大二那段時間,印象中同學間最常討論的話題,除了星座、血型、談戀愛之外,大概就是打工吧?
那個年頭,我在南部,同學們的打工首選以家教居冠,然後有校內服務或跟著老師的實驗室,再來是其他服務業。似乎對大家來說,要應付一個小朋友或處理已經熟悉的環境,比去挑戰新的領域要容易得多。
我課業不夠好,也沒有好口才,所以沒有去騙小孩。沒事要我窩在學校裡,這我不愛。原本想去挑戰便利商店或速食店的,卻因為同學有人七天就不做了,讓對自己耐受度沒信心的我卻步了。所以沒錯,那些年,我都沒有打工。
我認識的同學們大多數去打工也不是說家計很缺需要他們貼補家用,但我聽過最好的打工理由,是為了向家人證明自己已經長大,可以為自己負責,所以打工賺的錢會拿去繳學費。那其他人的不用說,連我自己省下零用錢回家吃飯,最大的理由就是為了讓自己的享樂生活能多一點寬裕。
大學時期,身為學生其實主要的花費大概就是生活和社交費吧?生活費除了每天吃喝,會超支的大多是在生活用品,看過同學追著名牌跑,那時我身上唯一的名牌,只有球類比賽必備的勾勾牌球鞋。至於社交費,那就可大可小了,小至送小卡片給朋友,大至唱歌、吃大餐、出去住宿玩耍…,這些我經歷過,但或許一方面家教甚嚴,另一方面也不太愛把錢全花在這些事上,所以大學四年下來,我跟朋友們外出玩耍的記錄其實有限。
不太花錢,又有家人供應,但我的存款卻一點也沒增加?因為當年我最恐怖的花費,就屬生活雜項-「興趣」。我沒有認真算過,但那些年砸在漫畫、小說、CD、電玩的錢,恐怕夠成立一間小小圖書室了。而我也提過,我會為了買這些東西省下吃飯或社交的費用,大家大概就可以想像那有多嚴重囉。
大四的時候,我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就是把這些東西從我的生命中移除。是給自己的一個成年禮?不算啦,但做完這樣的決定,我看到自己的生命開始有新的突破。我不後悔做那樣的選擇,但其實倒蠻後悔曾經把金錢浪費在那些對生命並沒有太大建造的事物上。
你用你到手的金錢在追求什麼?是為了得到別人話題的閃亮名牌類,還是為友情的社交投資,又或者像我一樣,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樂趣呢?這些投資不是全然不好,也都有它的意義和必須存在性,但如果是把自己或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錢全數投資進去,會不會太浪費了呢?
有時候我都會忍不住想,如果那些年我在興趣上的投資有被存下來,會不會上北部工作後的我其實可以不用寄人籬下,而是能看到戶頭至少有個頭期款的影子,早早擁有自己的殼啊!
----
犢報35期...你的工錢,打哪兒去?
探討學生們打工的風氣,然後延伸到金錢的使用原則討論
嗯...我又做了FB粉絲團的暖場文...
好像永遠不夠好的感覺...真的...(哭)
公告版位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3.0 Unported License.
- Aug 18 Sat 2012 00:48
[散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