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陸陸續續聽到有人收到退稅的通知。回想著是什麼時候忙碌計算繳稅的事?好像其實也沒不過是幾個月前。這兩天看到新聞寫到有人被「禁奢」,有人遭管收才繳稅,仔細再一看,怎麼好像都是傳說中應該是賺很多錢的大人物呢?

  不知道大家在看到有人沒繳稅被列為「禁奢」的新聞有什麼想法?第一個進到我腦袋的想法是,為什麼辛辛苦苦賺了錢,卻不能好好地花用呢?到底是人類在控制錢,還是錢在控制人類?

  台灣目前我看到上新聞的禁奢人物,都是讓我困惑的案例,表面上是公司的大人物,公司進帳的狀況也不至於有倒閉危機,或者明明頭銜就有個「名」字開頭,但他們就是有辦法讓自己戶頭裡的錢顯示出來的數字是低到無法繳納稅金。

  聖經上有一句話說:「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當然,我沒有權利說這些被報導的禁奢人是貪財型,但我忍不住想問自己,也刺激大家思考一下,我們自己是怎麼看待我們手邊的錢財呢?

  有些人用錢很小心,多花一毛錢都會斤斤計較,被人虧說是小氣;有些人愛好流行最前線,看到最新的東西就砸錢下去買,這樣的人又被說奢侈。這兩種極端的人在使用金錢上是很不一樣的,但對於錢財,他們都有一樣的困擾:為需要更多而愁苦。

  沒有人會嫌錢多不好,但錢財有價值的原因,是因為它交易過後帶給我們的好處,而不是只在它屬於誰,或它的量有多有少。我們若把對錢財的焦點只停留在能留多少在身邊,那就小看了錢財能帶給我們的好處。

  給予、奉獻、捐款、付出…甚至是納稅,這些看起來是讓錢財從我們身邊溜走,卻可以帶給我們快樂(因看到別人幸福)、滿足(因看到事情完成)、成就感(因知道好事中有我們幫了一把)、得著(因別人的回饋)…還有看到國家進步。

  錢財出去了,不一定會以錢財的方式回來,但有時那回到我們身邊的得著,是比把錢財留在身邊所能得到的還要更多的!所以,到底把錢財留在身邊是我們控制了錢還是把錢財用出去才是?到底錢財留在身邊我們擁有的多還是把錢財給出去得到的多?或許我們都可以再想一想呵。

---------
8月第一週的犢報時事文...
那一週還真是沒想到什麼新聞...
而且我寫完變成第二週才上...找的新聞沒有很大...
所以有點不太即時的時事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onshinlian 的頭像
    fonshinlian

    踏出自己步伐

    fonshin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